公司地址:江西省宜春市星亿农产品公司
电话:15368212521
传真:400-821-6246
邮箱:7535077@163.com
集团网址:http://www.jdlhjd.com/
行业周观点:《宠物618落幕,国货宠物食品销售强劲》、《多因素限制远期生猪供给,关注生猪板块》、《多措引导猪企,利好产业高质量发展》。
【核心观点】生猪价格淡季上涨,养殖利润改善。生猪养殖产能调控背景下,远期行情望回暖,关注生猪养殖配置机会。
【核心标的】生猪板块:优秀规模养殖集团【牧原股份】、【温氏股份】,具有养殖扩张优化、成长潜力的【神农集团】、【巨星农牧】、【华统股份】等。
生猪价格淡季上涨,养殖利润改善。据博亚和讯,截至6月26日,全国生猪均价14.59元/ 公斤,较上周涨2.7%。养殖端惜售情绪抬升,叠加雨季调运不畅,整体猪价走高,养殖利润有所改善。据博亚和讯,本周生猪自繁自养养殖利润50.25元/头,较上周涨30.84元/头;外购仔猪养殖利润-131.71元/头,较上周涨55.08元/头。据财联社,近期有关部门召开了生猪生产调度会,会议提出了具体的生猪生产调控目标,将对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在现有基础上调减100万头左右,降至3950万头。生猪产能调控背景下,未来整体猪肉供给望回归,猪价行情望逐步回暖。
交易上,生猪板块具备长期配置价值,关注行情预期改善给板块预期带来的推动。一是股价先于周期,生猪板块估值水平处于历史低位。估值具备较好性价比。二是生猪行业优势企业红利属性增强。长期稳态下生猪养殖产业整体将保持一定的利润水平,而行业具备养殖管理和成本优势的企业望保持较好盈利能力。优质养殖企业重视并不断提升股东回报,生猪板块优质标的的长期红利属性和配置价值有望愈加显著。三是生猪周期轮转不止,生猪供给端限制因素增加,需求端国内持续加强内部经济稳定性和韧性,猪肉消费有望得到支撑,猪价预期和生猪板块走势有望演绎。
5月猪企销售增加:量上,从已公告13家猪企销售数据看,5月生猪销量共计769.44万头,环比减0.98%。6家猪企月出栏环比上涨,其中,大北农、傲农生物5月出栏环比涨幅21.0%、17.6%。价上,5月全国生猪均价有所上升。从已公告13家猪企销售数据看,5月生猪出栏均价为14.60元/公斤,环比跌1.47%。出栏均重上,5月生猪出栏均重有所下降。从已公告13家猪企销售数据看,5月生猪出栏均重为110.4公斤,环比升1.67%。其中,天邦食品、温氏股份5月生猪出栏均重环比降幅3.0%、1.8%。养殖利润上,据iFinD数据, 万和城娱乐线路测速!截至06月27日,自繁自养和外购仔猪养殖利润分别为50.25元/头,-131.71元/头。
建议关注:优秀规模养殖集团【牧原股份】、【温氏股份】,具有养殖扩张优化、成长潜力的【巨星农牧】、【神农集团】、【华统股份】等。
养殖周期带动动保板块。1)动保行业有望伴随养殖经营改善复苏。从历史看,周期养殖利润较好的年份动保销售额都较高。2)动保行业竞争优化。行业周期叠加新版 GMP 验收,落后产能退出,中小企业加速离场,行业集中度不断提升,研发实力突出的规模优势企业获益。3)国内动保企业市场空间潜力较大。一是宠物兽药领域有望加速国产替代。22年8月,农业农村部要求加快宠物用新兽药生产上市步伐。政策支持下,国产疫苗在宠物领域的替代有望加速。二是非洲猪瘟疫苗有望落地扩容。非洲猪瘟亚单位疫苗研发合作项目已取得积极进展。目前已有公司向农业农村部提交了兽药应急评价申请,相关评审工作正在进行。
建议关注:关注国内动保头部优势企业【中牧股份】、【生物股份】、非瘟疫苗等多线研发创新进展的【普莱柯】、【金河生物】等。
饲料行业,上游原料周期缓和成本压力,下游养殖周期带动饲用需求。此外,饲料产业 “综合服务”、“养殖延伸”和“酒糟饲料”的趋势将增添新看点。
建议关注:国内饲料头部优质标的【海大集团】、饲料和鳗鱼养殖优势企业【天马科技】等。
地缘政治扰动下重视全球粮食供需。根据USDA报告对25/26年度全球粮食供需的最新预测,新增2025/26年度小麦、水稻、玉米、大豆预期产量均有调整。
【小麦】本月的 2025/26 年度全球小麦前景展望是供应减少、消费和贸易增加以及期末库存减少。预计供应量减少 120 万吨至 10.726 亿吨,主要是由于俄罗斯的期初库存减少,抵消了欧盟和印度的增产。全球消费量增加 180 万吨,达到 8.098 亿吨,主要是由于尼日利亚、苏丹和印度的食品、种子和工业用途增加。由于对美国和欧盟的出口增加,世界贸易量增加了 130 万吨,达到 2.143 亿吨。由于俄罗斯、美国、伊拉克和土耳其的库存减少,预计 2025/26 年度全球期末库存将减少 300 万吨至 2.628 亿吨。
【水稻】本月发布的 2025/26 年度全球稻米展望将增加供应、消费、贸易和期末库存。供应量从 510 万吨增加到 7.289 亿吨,主要是由于印度的期初库存和产量增加。印度的期初库存在当前库存水平上调,根据政府的第三次预先估计,2024/25 年度作物的产量增加了 300 万吨,达到 1.5 亿吨。由于西南季风提前到来、迄今为止降雨充沛以及政府提高农民的最低支持价格,印度 2025/26 年度的产量也提高了 300 万吨至 1.51 亿吨。2025/26 年世界消费量增加 230 万吨,达到创纪录的 5.411 亿吨,主要来自印度。2025/26 年度全球贸易量增加 90 万吨,达到 6170 万吨,主要对印度。预计 2025/26 年度世界期末库存将增加 280 万吨至 1.878 亿吨,主要集中在印度、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国。
【玉米】2024/25 年度,阿根廷的玉米出口量下调,但美国和加拿大的玉米出口量上调。中国和加拿大的玉米进口量下降,而土耳其、印度尼西亚和伊拉克的玉米进口量增加。2025/26 年度国外玉米期末库存减少,中国、南非、印度和加拿大的下调部分被阿根廷的增加所抵消。全球玉米期末库存为 2.752 亿吨,减少 260 万吨。
【大豆】2025/26 年度全球大豆供需预测包括期初库存增加、产量不变、压榨量略有增加和期末库存增加。在上一个销售年度,中国的压榨量减少 100 万吨,期初库存上调,原因是迄今为止报告的每周增速低于预期。由于巴基斯坦、南非和联合王国的用量增加,2025/26 年的压榨量提高了 10 万吨。在出口量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全球期末库存增加 100 万吨至 1.253 亿吨,主要是由于中国库存增加。
种植板块重点关注种业振兴。21年,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审议通过了《种业振兴行动方案》,种业振兴系列政策持续推进。此外,生物育种商业化落地,加速行业扩容和格局重塑。23年,农业农村部已公示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的相关转基因玉米、大豆品种,未来落地推广有望持续推进,优势形状和品种企业将充分获益。
交易上,种业振兴下行业扩容和格局重塑有望持续演绎。建议关注,生物育种优势企业【隆平高科】、【大北农】,以及优势品种企业【登海种业】。
看好国产宠物食品企业长逻辑。一是宠物消费大趋势不改。据德勤的《中国宠物食品行业白皮书》,预计到2026 年宠物主粮、宠物营养品、宠物零食的复合年增长率将分别达到17%、15%和25%。二是国产宠物食品企业品牌战略推进,头部化趋势明显,竞争格局有望不断演绎。
建议关注:国内宠物食品领跑者【乖宝宠物】、【中宠股份】、【佩蒂股份】等。
本期(2025.06.21-2025.06.27)上证综指收于3424.23,本期涨1.91%;沪深300指数收于3921.76,本期涨1.95%;本期申万农林牧渔行业指数收于2661.46,本期涨0.80%,在申万31个一级行业板块中涨跌幅排名25位,二级板块动物保健、畜禽养殖、种植业、渔业、饲料、农产品加工的周涨跌幅分别为3.13%、0.28%、1.44%、4.90%、-0.32%、2.10%。
中国海关消息,暂停受理巴西禽肉企业自2025年5月17日(含)起启运的输华禽肉产品进口申报。按照运输周期,5月份仍有巴西鸡肉进口到港。据海关数据显示,2025年5月份鸡肉进口量7.03万吨,环比下降7.62%,同比下降21.97%。2025年1-5月份,我国出口鸡肉36.12万吨,同比增长31.42%。其中5月份鸡肉出口量为8.47万吨,环比增长8.65%,同比增长36.05%。
河南省农业农村厅新规严查兽药行业 “标签与备案不符、商品名与备案不符、商标与备案不符、外包装与备案不符、宣传范围与批准范围不符” 这 “五个不符”,标志着监管从 “粗放式” 迈向 “精准化”,直击 “一文号多商标多产品” 等乱象,同时严格限制兽药代工贴牌,违反者将按生产经营假兽药处理并撤销批准文号,倒逼企业合规转型;此次河南专项整治是全国序幕,农业农村部此前已部署 2025 年规范兽药使用专项整治行动,两期抽检通报显示非生物制品类兽药及中兽药存在不合格与假兽药问题,8 家企业被列为重点监控,其他省份或陆续跟进;对于养殖户,可通过手机扫描二维码查看追溯信息、登录国家兽药基础查询系统核对生产企业与产品信息,以及观察包装完整性、标识规范性和药品性状(如片剂是否碎裂、水针剂是否浑浊)等三种方式快速识别假兽药。
农业农村部最新农情调度显示,全国夏粮收获过九成,冬小麦大面积收获基本结束,夏播粮食进度近八成(夏玉米、中稻播栽九成半,夏大豆播种过七成,双季晚稻预计 7 月中旬开始栽插),河南、四川、陕西等省夏播基本结束,山东、山西等省正在扫尾,长江流域中稻插秧加紧推进,如江苏浦口 4.5 万亩中稻栽插全部采用配备北斗导航系统的高速机插秧,黄淮海主产区接茬推进夏播夏管,山东临邑大面积推广玉米密植滴灌技术,高性能播种机可一次性完成多工序且日播种量大幅增加,全国麦收主战场转向新疆等地,和田主推免耕播种集成技术在麦茬地直接种玉米,同时各地抢抓农时开展田间管理,内蒙古巴彦淖尔 60 多万亩春小麦灌浆期推广社会化服务作业确保 “一喷三防” 技术落地,黑龙江富锦推广智能灌溉系统实现水稻科学灌溉、节水增产,当前春播作物长势正常,夏播作物陆续出苗,全国夏季田间管理进展顺利。
当前,豫皖两省启动小麦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叠加小麦进口持续减少(5 月进口量 56 万吨,1 - 5 月累计进口 161 万吨,同比减约 80%)、饲用性价比显现(与玉米无明显价差,饲料企业采购增加)等多重利好,支撑小麦市场行情,市场情绪乐观,基层挺价看涨,主产区粮点收购价上涨至 1.18 - 1.19 元 / 斤,优质小麦价格坚挺,市场流通量受限;同时,麸皮市场持续稳中偏强,因中小面粉企业开工率下降致麸皮供应有限,下游需求尚可,主产区混合麸皮出厂价普遍上涨;不过,麦价上行空间仍受托市收购量、饲用需求、相关农产品价格及政策等因素制约,面粉企业在小麦价格上行趋势下着手建库存,但仍需关注市场供需格局,建议有长期库存计划的主体谨慎乐观,合理规划库存 。
人民财讯6月24日电,企查查APP显示,近日,崇左温氏农牧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吴夙强,经营范围包含:家禽饲养;饲料生产;种畜禽生产;种畜禽经营等。企查查股权穿透显示,该公司由温氏股份(17.030, -0.18, -1.05%)全资持股。
6 月 22 日,牧原股份举办第二十届养猪节活动,会上公司表示当前猪周期进入弱周期,未来发展提质重于扩量,同时寻求出海发展更多可能性;在提质增效方面,截至 2024 年底公司养殖产能约 8100 万头 / 年,2024 年出栏 7160 万头,5 月生猪养殖成本降至 12.2 元 /kg 左右,未来围绕健康管理等方面持续降本增效,目标今年达 12 元 /kg,且随着技术和管理完善,成本或进入 “10 元时代”,饲料上推广低豆日粮配置技术,合成生物项目一期年产 3 万吨氨基酸项目已投产,产能利用率 80%,可对冲大豆价格上涨;出海发展上,2024 年开启国际化战略,东南亚为第一目标市场,已与越南 BAF 公司签订合作协议,主要输出生产能力(设计猪舍、提供装备、培训员工),技术输出或成重要利润增长点,5 月 27 日已向港交所递交 H 股上市申请并获中国证监会接收,在港上市旨在助力国际化发展,未来不排除合适时机自建海外养殖场。
3、牧原究竟是怎样处理7000多万头猪的粪尿?养猪节揭秘种养循环“黑科技”
作为全国乃至全球最大的生猪养殖企业,牧原采用“猪养田,田养猪”的种养循环模式处理养殖粪尿,通过自动化系统收集猪舍粪尿并进行固液分离,液体部分经厌氧发酵产沼气用于发电或供热,固体加工成有机肥销售,水肥经防渗储池处理后通过支农管网依作物需求和土壤状况精准还田,替代化肥以改良土壤、助农增收;该模式在实践中通过技术保障和精准管理避免水肥污染地下水与农田,2024年已惠及472.08万亩农田、改良盐碱地31.82万亩,既将“污染负担”转化为能源与市场价值,节省超50%环保成本,又实现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多赢。
4、正邦科技:重整完成后公司复用双胞胎集团的管理与平台,养殖板块与饲料板块复工复产情况良好,育肥完全成本较重整前大幅下降
同花顺(300033)金融研究中心06月24日讯,有投资者向正邦科技(002157)提问, 董秘你好,贵公司重组成功,实为报表游戏,是否会再次戴帽甚至退市?
公司回答表示,您好,重整完成后公司复用双胞胎集团的管理与平台,养殖板块与饲料板块复工复产情况良好,育肥完全成本较重整前大幅下降,公司致力于做好经营管理,努力提升公司经营业绩,期望以良好业绩回馈股东。公司未触及深圳证券交易所规定需实施风险警示的情形。感谢您的关注!
玉米:玉米现货平均价周环比涨0.58%,玉米期货价格周环比跌0.17%。
大豆:大豆现货平均价周环比跌0.51%,CBOT大豆期货价格周环比跌0.00%。
豆粕:豆粕现货平均价周环比跌3.72%,豆粕期货价格周环比跌4.26%。
养殖利润:自繁自养利润及周环比涨158.95%,外购仔猪养殖利润周环比跌29.49%。
禽价格:主产区白羽肉鸡平均价周环比跌1.54%,白条鸡平均价周环比涨0.00%,肉鸡苗平均价周环比跌8.60%。
棉花价格:国棉价格指数3128B周环比涨1.55%,进口棉价格指数周环比涨2.88%。
白糖价格:南宁白砂糖现货价周环比涨1.00%,白糖期货价周环比涨0.69%。
研究所拥有全市场规模最大的军工团队,依托航空工业集团央企股东优势,深耕军工行业各细分领域,同时涉猎宏观策略、先进制造、科技电子、新能源、新材料、医药生物、农林牧渔、非银、社服等多个研究方向。目前的主要业务包含:投研服务(可全面服务一、二级市场机构投资者)、主题指数构建及相关产品研发、协助投行类项目承揽及合作等。
彭海兰(证券执业证书号:S01),中航证券研究所农林牧渔行业首席分析师。

